上周和老张打牌,他摸到个“鸡牌”激动得手抖,结果最后算账发现自己倒贴钱——这就是典型的不懂规则吃闷亏。贵州麻将的“捉鸡”规则,就像吃火锅蘸料要自己调,必须弄明白:
捉鸡类型 | 生效条件 | 计分规则 |
普通鸡 | 摸到幺鸡 | 1分/人 |
冲锋鸡 | 第一圈打幺鸡 | 翻倍计分 |
责任鸡 | 点炮者承担 | 包全场 |
记牢这三个要点:杠牌立即收钱、点炮要包鸡分、自摸全场买单。我见过太多人胡牌了才发现要倒找钱,那表情比吞了苍蝇还难看。
上次在青云路茶楼,看李婶用这招连胡三把:
好比我每天在喷水池等48路车,聪明的牌友会选三门听(比如三四五万)而不是死等绝张。统计过20局牌局,双面听胡牌概率比单吊高3.8倍。
上周五亲眼见老刘捏着暗杠不打,最后用那张牌自摸,这才是高手玩法。
记住这三不碰:中张不碰(比如四五万)、绝张不碰、下家要的牌不碰。特别是有人碰过二五八,留神他们可能要清一色。
上个月在花果园牌局,靠观察对家摸牌动作,成功预判他要杠上开花:
危险信号 | 应对策略 |
对手突然坐直身子 | 立即拆掉生张 |
连续打中发白 | 扣住幺九牌 |
频繁摸牌看牌 | 准备防守听牌 |
我手机里存着这样的表格,打完两圈就填:
已出牌 | 剩余数 | 危险等级 |
二条 | 3 | ★☆☆ |
八筒 | 1 | ★★★ |
记得那次在青岩古镇的牌局吗?王叔用这招把把自摸:
关键要掌握节奏控制:该快时三秒出牌,该慢时摸牌都要搓半天。有次见人假装犹豫出牌,其实是在等对家点炮。
见过太多人赢一晚上,最后两把全吐回去。记住这三点:
上次在甲秀楼边的茶馆,老陈就是没忍住,把刚发的退休金全交代了。现在他学乖了,兜里只装两百块现金。
窗外传来搓麻将的哗啦声,楼下的嬢嬢又在喊三缺一。摸出手机看看记牌表,今天该去实践新的防守策略了。打牌就像炒辣子鸡,火候到了自然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