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得我第一次打开烟花模拟器时,对着满屏的参数直接懵了——这和我想象中「点点按钮就能看烟花」完全不同。后来才发现,真正的乐趣正是藏在那些看似复杂的设置里。
成分类型 | 燃烧时间 | 适用场景 |
硝酸钾基底 | 3-5秒 | 低空造型烟花 |
高氯酸铵基底 | 8-12秒 | 高空组合烟花 |
镁铝合金混合 | 瞬间爆发 | 闪光特效 |
游戏界面左上角的工具箱图标千万别忽略,那里藏着20种基础模块。我常用的三个快捷操作:
在调色盘右侧有个不起眼的「化学反应」开关,打开后能看到不同金属粉末的显色原理。有次我误打误撞把锶盐和铜粉比例调成3:7,竟做出了渐变紫罗兰色。
上周给朋友设计的生日烟花,就是先用这个四步法完成的:
最近在研究《烟花设计原理》里提到的节奏控制法:
配方名称 | 核心参数 | 视觉效果 |
冰与火之歌 | 双引线延迟+铜钡混合 | 红蓝缠绕的螺旋光柱 |
星空瀑布 | 垂直阵列+钛粉增量 | 银色光粒持续坠落 |
夏日祭 | 三色分层+随机触发 | 不断变化的传统花火 |
有次我的烟花在120米高空突然哑火,后来才发现是忘记检查这三个地方:
窗外又传来游戏里的虚拟爆竹声,今晚打算尝试把烟花弹道改成波浪形。说不定下次打开模拟器时,能看到自己设计的烟花在夜空中跳起圆舞曲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