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得第一次在村口榕树下见到万宁象棋时,我还以为这是用椰子壳当棋子的改良玩法。直到被张大爷用"过河卒子横着走"的招数杀得片甲不留,才发现这地方棋种藏着大学问。
传统象棋 | 万宁象棋 |
兵卒直进斜吃 | 过河可横移 |
炮隔子吃子 | 允许连环炮架 |
在镇文化站看了三个月棋谱后,我总结出三招见效快的实用战术。
借鉴《万宁棋谱拾遗》里的渔网阵,我改良出更适合快攻的布阵法:
有次在港北港看红树林涨潮时悟出的战法:
去年重阳节连输七局的惨痛教训,现在想起还肉疼。
有次为吃个过河卒,把车送到对方象口,结果被闷宫杀。现在见对方弃卒都得多想三秒:
有回用传统象棋的"屏风马"防守,结果被对方的横走卒破了阵。这才明白要活用本地规则:
有次跟老船长学了个绝招:观棋如观潮。
潮汐现象 | 对应棋理 |
退潮露滩 | 诱敌深入 |
回潮冲击 | 反守为攻 |
现在每次下棋前,我都会先看看窗外的渔船。当棋盘上的棋子像归港的船队各就其位时,就知道这局稳了。
自从在菜市场看鱼贩摆鱼获悟出布阵要诀后,我养成了三个怪癖:
夕阳把棋摊的影子拉得老长,远处传来渔船的汽笛声。我又摸出那副磨得发亮的棋子,等着哪个不服气的后生来挑战。棋盘上的车马渐渐染上晚霞的颜色,像极了那年镇赛决赛的决胜时刻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