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天在阿尔法星云摔得满身陨石灰的时候,我攥着刚挖到的绯红水晶直咧嘴——这已经是我本周第三次被反噬能量掀飞了。作为在星际酒馆混了三年的半吊子召唤师,我算是摸透了收集神秘水晶的门道,今天就跟你唠唠这些会发光的石头到底该怎么盘。
记得第一次跟着星际勘探队出门,我穿着从二手市场淘的防护服就敢往极光星冲,结果被水晶辐射照得三天睁不开眼。现在我的装备清单里永远躺着这些宝贝:
行星类型 | 常见水晶 | 采集时段 |
气态巨行星 | 风暴之眼 | 极地夜持续期 |
熔岩行星 | 地核结晶 | 火山活跃间隔期 |
上个月在翠鸟星系的经历我现在想起来还后怕。当时贪图双生水晶的能量共振,没注意周围漂浮的量子尘埃。结果刚激活水晶,整个洞窟就像被扔进搅拌机的果冻似的扭曲起来——要不是及时切断精神链接,我的脑波估计已经散落在十二个平行时空里了。
掌握了基本操作后,我开始在《召唤师手札》里找高阶玩法。书里提到用引力波给水晶"按摩"的方法真不是吹的,试过之后能量传导效率提升了三倍不止。具体操作分五步:
有回在酒馆遇到个老召唤师,他教我往水晶表面抹星尘粉末来增强亲和力。这法子虽然土,但配合《星际能量图谱》里记载的古老咒文,硬是把块三级水晶用出了五级的效果。
刚入门时总迷信高级装备,花三个月积蓄买了台全自动采集无人机。结果在冰霜行星上,这铁疙瘩直接被水晶散发的生物磁场整死机了,最后还是靠最原始的手工切割器搞定的。所以说啊,有些时候老法子反而靠谱。
有次在废弃空间站捡到半张星图,顺着坐标摸到个被遗忘的卫星。那里的水晶居然自带记忆功能,能投影出上古召唤师的战斗影像。现在每次激活这块水晶,都能从那些残影里悟出新招式。
最近在尝试把不同星系的水晶进行能量编织。就像《元素和弦理论》说的,当熔岩星的炽热波动遇见极寒星的冰冷频率,会形成独特的能量场。有次意外触发的融合技,直接召唤出了传说中的星界守卫。
舷窗外又掠过一颗陌生的星球,防护服里的水晶碎片微微发烫。我往分析仪里输入最新记录的辐射波段,操纵台忽然亮起从未见过的紫色光谱——看来今晚的降落舱又要派上用场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