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得第一次打开《DJMAX》时,我的手指像刚拆了石膏的伤患,明明听着Drum'n Bass的节奏,打出来的却是乡村民谣般的拖沓。现在看着屏幕上飞舞的Note轨迹,已经能条件反射般用拇指和食指在六个按键区跳起踢踏舞——这中间摔烂了三个机械键盘,喝了够开咖啡店的浓缩咖啡。
有次在网吧玩《FTRipresa》,邻座大叔以为我在给键盘做心肺复苏。后来发现,节奏偏移校准才是救星:
设备类型 | 建议校准值 | 测试曲目 |
机械键盘 | -0.02s | Leave me alone |
笔记本键盘 | +0.15s | Ray of Illuminati |
外接控制器 | 动态调整 | NB Ranger |
当我发现每个作曲家的指纹谱面时,就像拿到了武功秘籍:
难度等级 | 曲目名称 | 突破点 |
入门 | SuperSonic | 基础变速适应 |
进阶 | Y | 多轨同步操作 |
地狱 | Oblivion | 反人类键位设计 |
我的第4个键盘终于活过三个月,秘诀是:
现在听着《SIN》的旋律,指尖已经能自动生成节拍器。窗外的晨光透过百叶窗,在键盘上切割出和游戏里一模一样的六道光轨——也许这就是传说中的人机合一吧。